•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图书馆
  • ENGLISH

校务信息公开

长征党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务信息公开 > 党建思政 > 长征党校 > 正文

第三章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日期:2009-12-16 点击数: 来源:

权,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要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为向共产主 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做好各方面准备;要领导人民逐步向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并正确解决过渡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国内和国际的重大问题。

正 是由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历程漫长,于是有的共产党员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容易在执行前期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共产主义渺茫”的想法,从而对自己的理想、 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发生动摇。针对这一情况,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每个共产党员在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怀着为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 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目标。如果看不起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空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那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当然,反过来说,如果只有当时民主革命的任务而忽视或忘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那也不是一个自觉的忠 诚的共产主义者。

在1956 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之后,毛泽东同志又指出,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并且 形象地比喻说:在国际国内的政治风、思想风中,有些人是会摇摆的,就象稻子那一类的作物,因为它的秆子细,风一吹就要摇摆;高粱、玉米比较好,它的秆子比 较粗;只有大树不摇。他劝大家注意这个问题,都要去学大树才好。

这 里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要给予解决,就是持“共产主义渺茫”论者,把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现实社会同现在正进行的活生生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割裂开来。 他们以为眼下看不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现实社会,也就是没有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因此共产主义是渺茫的。他们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事实上,在他们眼前就 进行着世界范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进行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都是向着共产主义高级阶 段的目标奋进。尽管路途还遥远,但行动是踏实的,在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孕育着许多共产主义社会萌芽的东西。只要坚持不懈地迈进,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是 一定会变成现实的。所以基于“渺茫论”而产生的动摇,是应当克服的。

2.  在历史重大转折时期,要防止理想信念动摇

一个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往往要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也要接受胜利和成功的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大转折都是对共产党员的严峻考验。大多数同志考试及格,也有极少数人考试不及格,发生动摇、叛变。

第一次转折,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提出“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共产党员”。那时中国共产党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 下,革命遭到惨重失败。数以十万计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被杀害,已经发展到六万多党员的党组织只剩下一万多党员,一大批优秀党员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党 咒,在革命失败面前动摇了,逃跑了,叛变了。可见,在革命转变关头,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何等重要啊!

第二次转折,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在1931 年至1934年形成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统治,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党在白区的工作和组织损失了几乎百分宽这百,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损失 了90%。其间,工农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纪录的第一次。在12个月的光阴中间,天上每 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然而红军的英雄好汉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征 两万余里,纵横11个省,最后到达陕北的目的地,取得了长征用 胜利。有了长征的胜利,才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辟,才有抗菌素日战争的兴起。试问,那是一种什么力量能支撑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取得长征的胜利呢?是来 源于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来源于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信心和追求所形成的巨大的革命精神。然而,也有很少数的人,在长征的艰险面前动摇了,开小差了。这种临 阵脱逃的举动,是理想、信念由动摇到丧失的结果,被子人民和历史所唾弃。

第 三次转折,是由“文化大革命”内乱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也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邓小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引导全 党从“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和建设焕然一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邓 小平开创的事业,十三年的时间,开创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形势大好。但是,也出现两种动摇的情况。一种是有些人不能正确认识我们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发生的失误,同时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现象所迷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疑问,对共产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当社会上 出现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时,我们有的党员不能理直气壮给予批驳,有的甚至暗中给予支持。这就由动摇走到背叛方面去了。另一种情况是在改 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于引进西方国家的东西,不能分别哪些是先进科技和管理方法,哪些是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津津乐道 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统统不要了。滋长了拜金主义思想,甚至走到了贪污腐败的邪路上。最近反腐败斗争揭露的大案要案 中,不乏共产党员,甚至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他们成了历史的罪人。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教育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征途中坚定共产主义 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如有动摇性的闪念,发展下去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是我们观察历史和现实得到的经验教训。

最 后,我们重要温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教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学习夏明翰的 那种共产主义的坚定性,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挫折和胜利的考验面前不动摇,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定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大业推向前进,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